十年,临安乡村医疗变化有多大?
从租赁20㎡的低矮民房当卫生室,到现在在3000㎡的综合卫生院看病;
从过去只有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表的“老三样”,到现在DR、B超、心电一应俱全;
从过去一个“赤脚医生”单兵作战,到现在身边多是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同事;
乡村医生余伟强见证了乡村医疗的时代更迭。
驻村“赤脚医生”变定时“巡回医生”
56岁的余伟强是土生土长的天目山镇藻溪村人,22岁行医,有长达34年的乡村医生经验。
“最早从‘赤脚医生’开始做起,背上医药箱,骑上车就挨家挨户地跑。”他笑笑说,山路崎岖,摔车是常有的事儿,就算自己对各个拐角路况了然于胸,也难免摔得青一块紫一块,大雪封山时,根本不敢走。
2010年,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施行后,“赤脚医生”逐渐结束了以药养医模式,乡村医疗开启了公共卫生建设之路,余伟强成为一名驻村乡村医生。
他的驻村点是天目山镇的偏远高山村严家村。每天,他都要骑30多分钟的摩托车赶到海拔700多米的村里,在租赁的民房严家村卫生室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如果接到最偏远自然村的求诊电话,骑车过去还要40分钟。
余伟强这一驻点,就又是十年。
久而久之,他也发现了驻点的弊端:自己的医疗知识有限,卫生室里医疗设备简单,只有农村常见病的药物和医疗“老三样”,大病不易在初期就发觉。此外,来看病的村民时间不均衡,有时候一天不见一个病人,有时候忙到午饭吃不上。
2020年前后,区卫健局全力推进“未来乡村卫生室”建设,通过建设数智决策“新大脑”,形成区级医疗机构-卫生院-村卫生室-民营医院之间互联诊疗“一张网”,设村级“三级”会诊系统,并优化资源配置“新图谱”,新增村卫生室(站)40家、合并13家、站改室23家,建成20个“智慧健康服务站”,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可自助挂号、舒心就医等。
余伟强的严家村卫生室就是合并点之一,他也由此调到了天目山镇中心卫生院继续工作,每周二、四,他都会和其他两名医师一同驱车前往严家村,开展定时巡回诊疗的服务。普通村民统一在集中巡回点看病,行走不便的则由医生们到家里给患者看病。
“严家村有13个自然组共907人,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89人、残疾人43人、慢性病患者118人……我把13个自然组分成7个点,一周两次巡回,相当于每个月7个点都能跑一遍,13个自然组都能看上病,更科学合理。”余伟强说。
作为全区最早的“天目医享”改革试点镇,目前天目山镇的经验已经在全区普及。“通过‘一村一团队’结对山区、‘一家一屏幕’联结万户、‘一人一档案’赋能家医、‘一户一家医’数智管理,真正解决山区看病难、配药难、看好医难和居家护理难、慢病发现难、早预防难的‘六大难’。”余伟强说。
简陋卫生室变“大医院”
9月30日,我们来到天目山镇中心卫生院,见到了余伟强,他穿着白大褂、戴着眼镜、口罩,正在全科门诊专心给患者看病。
颇具规模的卫生院,窗明几净,眼前的“专业医生”余伟强和10年前穿着便服、在简陋卫生室里给村民听诊的“赤脚医生”形象判若两人。
强烈的对比,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。
天目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陈建光为我们答疑解惑:“过去10多年,临安对全区18个镇街的20个卫生院全部进行了翻新、重建,天目山镇中心卫生院是在2015年重建的,从几百平方米、十一二名医护人员增加到了目前的3000多平方米、30人,服务辖区21000多位村民。”
卫生院的升级不只是规模和翻新,医疗器材方面也全面迭代升级。“DR、 B超、心电都配齐了,而且整个临安的卫生系统还进行了数字化联网,相当于村民在卫生院做了心电检查,这份报告可以直接让区里的名医看到,实现名医看病。”他说。
对余伟强而言,新卫生院的落成,促使自己告别了简陋的乡村医疗室,成为曾经羡慕的“大医院”(卫生院)医生。
每周一、三、五坐诊全科门诊,为各村病人看病;每周二、周四,则和其他医生三人一组携带各类药物、医疗设备去往严家村巡回诊疗。
成为“大医院”医生,余伟强不忘初心。今年9月13日台风预警期间,他仍惦记着严家村的父老乡亲,准时在周二到黄泥塘看望卧病在家的病患,检查、送药、叮嘱,一丝不苟又轻松如家人般攀谈,收获了村民们好评无数。
还有一件事也让他由衷为村民们感到开心:“这十年里,临安实现了融杭,医保也和杭州全面打通了,报销比例大大增加。过去村民们的医保比例只有30%,现在达到了73%!不少村民们看到账单后很惊奇‘这么便宜啊!’而且到杭州看病,结算也更方便了。”
一个“赤脚医生”变新时代医生队伍
余伟强的微信名十分有趣,叫“慢、慢、慢”,日常,他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医疗知识,向村民倡导预防疾病、佛系养生的理念。
“其实我以前叫‘快、快、快’,现在放‘慢’了脚步,既是感悟了新的人生哲学,也是因为身边有了一群十分给力的医生队友。”
今天的天目山镇中心卫生院,医生队伍的质量节节攀升。在全科门诊室,余伟强对面就是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小马,相比自己30多年前从卫校学到的知识,年轻人带来了更丰富、更系统、更新锐的医学知识,促进乡村医疗全面提质。
据悉,十年来,临安区实施人才强卫战略,出台卫健人才规划及配套政策,设立人才专项资金,实施“基层基础人才提升、名医名科培育、招才引智”三大工程。
2019年至今,培养选拔“医坛新秀”“医坛骨干”“医坛名师”130名、“天目名医”50名,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中医师承学员3期67名,累计招引各类医卫人才1308人,拥有硕士研究生218人、博士研究生4人,高级职称632人。
高学历的医疗人才队伍,也进一步推动了临安的“互联网+健康”数字赋能卫生健康,结合高端医疗设备,为开展新技术、新业务及患者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。
“这对我们乡村医生也是一个激励,把我们的经验和他们的学识结合,一起更好地为村民服务。”余伟强对“下一个十年”的期望很朴素:预计明年,通往严家村的大路也将修好,届时严家村村民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大型“综合巡回诊疗车”医疗服务,希望临安的医疗政策越来越好,老百姓享受的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