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寿家园养老院里,一位头发花白、衣着整洁的老人,轻轻地抱起洋娃娃,嘴里嘟囔着“囡囡要乖啊”,然后咯咯地笑了起来,像个孩子。
老人叫毛东妹(化名),今年72岁,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。女儿黄颖(化名)来看望母亲,“她还能认出我。”在养老院得到专业照护后,老人和女儿都获得了新生活。
黄颖说,十年前,父亲去世,就剩母亲一人在农村老家独居,后来,记忆便出现了问题。“出门会找不到回家的路。”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情况愈发频繁。
大前年冬天,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,摔了一跤,晕倒在地,第二天才被发现,当时呼吸微弱,全身冰凉。送到医院抢救后,命是保住了,但“痴呆”更严重了,生活无法自理。
为了方便照顾,黄颖把母亲从老家接到了临安,和姐姐进行轮流照料。这期间,黄颖辞掉了工作,但母亲的思维和行为都越来越混乱。
这让黄颖心情焦躁,甚至崩溃,“每天提心吊胆,晚上睡不好,就怕她跑出去,出现意外。”
一位朋友建议黄颖,可以将母亲送到养老院试试,那里有专门的认知症障碍专区。去年,黄颖怀着忐忑的心情,带着母亲,来到长寿家园养老院。让黄颖惊讶的是,在陌生的环境里,母亲竟然一下子就融入了,和其他老人一起,吃饭、看电视、玩游戏,其乐融融,不肯走了,“问她要不要回家,她说不要。”
从此,毛东妹成了这个新家庭中的一员。几个月下来,在专业护理员的照顾引导下,毛东妹生活逐渐有了规律,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。
长寿家园认知症障碍专区,作为民生实事项目,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。专区有2个楼层,划分成各个功能区块,共40个床位。房间门口贴了不同的图案,方便老人找到自己的房间。卫生间也按照适老化进行改造,防滑设计、安全扶手等设施一样不落,同时还把原先往里推的门换成了移门,让老人使用起来更安全。
认知症障碍疗法是专区的“软核心”。针对不同的老人,采用不同的疗法,包括五感疗法、回忆疗法、作业疗法、娃娃疗法等,目的是训练老人的认知能力。通过训练,有助于认知障碍老人锻炼动手能力、感官能力、语言能力、生活自理能力,延缓身体机能下降。
“像娃娃疗法,是毛东妹老人喜欢的方式,她喜欢小孩,所以每天都抱着布娃娃,亲亲它、帮它擦脸、和它说话,原先不稳定的情绪,得到了有效控制。”长寿家园工作人员方晓明介绍。
让母亲住在养老院,每个月需要3200多元的费用,曾让家里并不宽裕的黄颖有些担心,“之前申请了残疾人低保政策,有1100元的补助;失能半失能老人,还可以享受养老电子津贴补助,一个月1300多元。我只要承担剩余的几百元费用,压力一下子减轻了。”
据了解,我区从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,精准聚集政府兜底困难失能失智老人和普通家庭专业照护,空巢、独居等高龄老人普惠养老服务。特别是2022年以来,养老服务电子津贴新增了陪同就医、专业助浴、专业清洁等服务清单,各种服务项目达40余项,服务商增至22家。截至去年12月底,累计发放重阳分超2149万分,服务惠及全区1.83万老人。
幸福是什么?对于毛东妹老人而言,平安、开心度过晚年。对于女儿黄颖来说,母亲得到更好的安顿,自己也卸下了多年的焦虑,开始新的生活。
现在,每隔几天,黄颖就会来看望母亲,“她在这里,笑呵呵的,比在家里的状态好,我也很放心,希望母亲能安享晚年,这是我们子女最大的期盼。”黄颖眼里满是希冀。